漳州HR人物《阿康访谈》系列12:如何看待员工离职
来源:阿康访谈 发布时间:2012-07-24 10:31:45

如何看待员工离职

 

  有调查表明,目前在面试中常见的离职原因包括:人际关系不好处理、收入不合期望、与上司相处不好、工作压力大等。但从企业招聘方来看,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包含求职者本身的因素,可能影响将来的工作发挥,如与同事及客户的人际关系、薪水、不能承受竞争问题等。

    针对目前员工离职热门问题,漳州HR人物《阿康访谈》栏目组近日采访了漳州大正企业公司人力行政部经理许荣秀,了解企业人力部门是怎样看待员工离职。

      康:在工作中,您接触到的员工较多的辞职理由有哪些?

    许荣秀:主要薪酬与个人职业发展方面。很多人辞职是因为不能进入工作状态,没有工作激情。毕业生比较会做出冲动型离职,也有些人是因为和直线主管关系不默契。

      康:对于员工离职问题,企业应该注意哪些方面?

    许荣秀:员工离职大致分为两种:一、员工主动离职,即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提出离职申请;二、企业因为员工不胜任岗位、试用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,由企业方提出终止双方劳动关系。

    在当今的法律环境下,企业不可无故辞退员工,依据劳动合同法,对员工进行离职管理,按流程走,目的是规范员工离职工作,让员工离职有据可依,交接、结算清晰,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,工作正常进行不受影响。

  许多员工在决定离职的时候,往往采用较为通常的、易于接受的理由向公司管理层提出辞呈,而一些企业管理层对这些理由往往照单全收,即使有所怀疑,也未能深入探究或寻找解决方案,或者即使采取改进措施,但由于不能弄清员工离职的真正理由而不能对症下药,以至于错药治错病或治标不治本,结果员工继续以各种“合理的”理由向企业提出辞职,企业则继续挣扎在黑暗的员工流失泥潭中。

    因此,对员工离职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。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,有些是显性的,有些是隐性的:有些是决定性的,有些是辅助性的。在员工提出离职时,首先要和直线主管了解情况。在录用新员工上,把试用期当成新员工的培训锻炼机会。比如招收新的业务人员,在试用期间,业绩考核不做为薪酬考核,而是作为业务能力考核,发现并挖掘业务员的潜力。提高招聘人才的使用率和成功率。

      康:一般而言,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在什么情况下,可以直接离职?

    许荣秀:试用期岗位不合格,经多次培训后仍不合格;岗位不合格,经调岗后仍不合格;严重违反公司纪律,触犯国家刑律的均可以做直接离职处理。

      康:员工辞职,也就是劳动合同没有到期,员工主动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,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不被企业找到扣工资的理由呢?

    许荣秀:提交书面形式的辞职信,在纸质的辞职信上,需要有员工亲笔签名,辞职信一般交给部门经理签字。

    依据劳动法,员工虽然到30天的时候可以不再上班,但一定要办理工作交接。不办理工作交接,企业可以暂扣工资,直到交接后再发放,一直不交接就一直不发。个别企业还可能会在员工转档案,转社保,开离职证明时,故意推脱或延缓办理。

    辞职时,作为员工把该做的事情做好,与企业保持协商与沟通的态度,大部分企业都会予以合情合法地对待。

      康:您觉得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重点在哪里?

    许荣秀:用人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力部门的调查工作,准确把握每一位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关系重大,它是“亡羊补牢”的核心,同时也是准确判断和防止员工流失危机的手段。要以平和的心态与离职员工沟通,换位思考他的处境,体会他的言外之意。在获取准确的信息以后进行管理机制的分析,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管理上的漏洞。

      康:您觉得员工离职原因该怎么说比较恰当?或者说您比较接受哪些离职原因?

    许荣秀:个人平台发展方向。求职者尽量说明与工作能力关系不大、能为人所理解的离职原因,如为符合职业生涯规划、上班太远影响工作、充电、休假、生病等。

    曾经有人问王石如何看待员工离职?王石说:“公司能否持续培养优秀管理者、能否向外输出优秀管理者,都是一个优秀企业的能力体现。以后万科要为离职员工提供培训和转岗,以提升其综合能力,这样要离开的同事,无论创业还是转会,都能更有价值”。跟离开的员工维持良好关系,保持经常接触,关心他,支持他,在职场工作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,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场资讯,或是有各种合作的机会,或是哪天回头再一起工作,都有很多的可能。有些时候,你是谁不重要,你认识谁比较重要!朋友多了路好走!(文/  阿康)

 

《阿康访谈》栏目热线:0596-2238202 QQ18094322


    
腾讯微博:http://t.qq.com/Lisonghu


    
文章刊登在《海峡人才报》2012725日漳州专版。

Copyright © 2001-2023 漳州人才网 V2.1.1 版权所有